阿里云服务器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
科技 浙江信息港 2024-11-29 509浏览

广交会里版权故事多

“通过参加这次展会服务工作,我了解到,只有在保护知识产权的前提下,才能够可持续高质量促进商业发展,维持贸易繁荣。”暨南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学生杨彬,在参加完第136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下称广交会)版权投诉纠纷处理驻会工作后如是说。

近日,由中国对外贸易中心、广州市版权局指导,广交会知识产权和贸易纠纷投诉接待站、暨南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广州知识产权人才基地、广州市版权保护中心主办的“广交会里的版权故事”研学营活动在广交会展馆举行。通过开展展会版权保护、展会版权研学、展会版权研究等系列活动,持续深化展会版权保护与服务,推动广州版权事业高质量发展。

搭建版权人才交流合作平台

近年来,广州市版权局通过发挥资源优势,组建了版权专家库。42位从事版权管理、保护、运用、教学、科研及服务等工作,具有较深理论造诣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为广州市版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工作提供智库资源支持。

暨南大学知识产权学院作为广州版权专家库专家所在的单位之一,积极参与广州版权工作。广州知识产权人才基地建设委员会顾问兼执行主任徐瑄先后担任多届广州市版权专家库专家。她在活动现场介绍,广州版权事业近年来取得可喜成绩,其中一个原因是广州市版权主管部门长期、持续投入版权资源,注重发挥版权人才在版权全链条保护工作中的作用,使得广州版权事业逐步深入人心。暨南大学很多老师、同学积极参与广州市版权局举办的系列活动,特别是在2017年开始举办以版权为主题的大学生辩论赛之后,知识产权学院很多同学都选取版权方向的主题作为研究课题,还有不少同学专门研究广州版权的相关课题。

徐瑄介绍,广州知识产权人才基地建设依托暨南大学雄厚的知识产权学科资源和国际化背景,为大湾区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一个多学科、全方位、全过程、全阶段保护知识产权的高水平开放平台。此次参与广交会版权投诉纠纷处理和研学营活动,进一步拓宽了师生在展会版权保护方面的知识面,在实践学习中深化对国际展会里的版权认识,加强了学校与社会间的联系,为培育理论和实践俱优的版权复合型人才打下良好基础。

此次活动,整合发挥广州市版权部门的联动功能,依托广州知识产权人才基地的专业师资资源,探索和建立高校教师专业指导、优秀硕士博士生参与版权纠纷现场咨询、常态化人才实践培养等服务展会版权人才培育的长效机制,为广州市版权优秀人才培养和助力广交会版权保护水平进一步提升铺桥搭路。

擦亮“展会版权保护”金字招牌

面对广交会展馆中琳琅满目的展品和熙熙攘攘的人潮,同学们不禁发出赞叹:原来很多精美的工艺品、智能玩具、高端家纺都属于版权核心产业的范畴,通过这次活动真切体会到版权和高质量高水平发展密不可分。在学校里,他们只是学到了版权的法理知识,来到广交会才充分了解到版权有着非常丰硕的实践成果。

为进一步加深对展会版权保护知识的理解,徐瑄围绕“展会中的版权保护”主题进行授课,讲解展会的版权保护模式等知识,让参与活动的同学从理论与实践的互动中,增进对展会版权知识的了解。

同学们参观完广交会发展史陈列馆、广交会知识产权和贸易纠纷投诉接待站后发现,原来广交会早在2009年就被国家版权局授予“全国展会版权示范单位”牌匾。

广州市版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广州作为“展会之城”,历来重视展会版权保护工作,自2003年第93届广交会起组织专业人员进驻广交会,提供版权咨询投诉处理服务,累计受理各类咨询及投诉近1万人次,多年来已经形成了全市“一盘棋”的展会版权保护工作机制。

自2013年成功创建“全国版权示范城市”以来,广州不断以体制机制创新引领带动版权工作高质量发展。通过打通不同属性、不同类型机构之间的“墙”,构建起“1+2+3+6”的多元化、专业化版权工作格局。各区也纷纷探索推动版权高质量发展的相关举措。荔湾区版权局负责人表示,将打造集版权确权、保护、交易、展示、孵化、传播与服务于一体的全国示范性版权保护与产业发展综合体,构建“四大体系、一流平台、两大高地”工作格局,促进版权资源集聚与经济规模效应,提升荔湾区在版权保护和文化产业领域的竞争力。(通讯员 首善文 韦佳佳)

资料图同学们现场认真学习展会版权知识。

(编辑:刘珊)

新浪众测 新浪众测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相关新闻
浙江信息港

浙江信息港10000+篇文章

站点 微博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浙江信息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返回列表
阿里云服务器

Copyright 2003-2025 by 浙江信息港 zj.tjxsju.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