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云服务器
当前位置: 首页 > 房产
房产 浙江信息港 2023-03-21 514浏览

最近,地产行业多了很多新岗位

前些天,明源君发布了一篇文章。

里面详细分析了今年的几个大的地产政策,包括「不动产私募基金试点」,「租赁金融17条」

得出来一个结论,就是地产行业的「改革」,正在加速推进。

房地产新模式真的要来了。

不少地产人在后台提问,这些变化对地产人来说,有哪些新机会?

今天就抽个时间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地产新模式,对于现在的地产人来说,有哪些机会?

这个问题,其实是三个问题:

  • 1、新模式到底是什么模式?

  • 2、新模式对企业来说,有哪些影响和机会?

  • 3、新模式下,对个人有哪些机会?

首先,新模式到底是什么模式?

新模式提出的大背景,其实就是整个行业从“增量时代”,向“存量时代”转型。道理很简单,高速城市化的阶段已经告一段落了,房地产行业的增量已经触及天花板,市场必定会萎缩。这种背景下,就必须赶紧转型,找到新的市场空间。

因此,新模式下的房地产行业,会朝着几个方向发展。

① 租售并举,加速建设保障性住房租赁体系。实现房地产的投资属性和消费属性分离。

消费属性,由保障性住房和租赁住房来提供。所以,政策方面这两年针对“保租房”的优惠和支持,几乎是不留余力、政策出台的频率和数量都蔚为可观。这次的「租赁金融17条」,更是从建设、购买、运营、退出各个环节,都给了很大的支持。目的,就是给企业做租赁住房扫除一切障碍。

投资属性,则由私募基金和公募REITs等专业的投资工具来实现。把住房投资,变成所有人都能投资的金融产品。人们不买房,也可以分享城市发展的红利,分配更加公平。

② 房产税,解决二次分配的问题。这是房地产行业长效机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税收,来实现全社会的财富转移。

③ 从大规模开发,向资产管理过渡。房地产开发规模萎缩之后,这个行业未来的增长空间,就是存量房屋的改造升级、运营升级,这个领域目前仅仅处于起步期,还有很大的市场空间。

从这个新模式的框架来看,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房地产企业将进入“增量+存量”的时期,而且呈现出此消彼长,天平逐渐向存量倾斜的趋势。

在这两个赛道上,企业和个人都会涌现出一些新的机会。


增量市场趋势性萎缩

新机会在多元化开发领域

新模式下,地产的增量开发,解决的不再是从0到1的问题,大规模的快周转、标准化项目的市场容量,会越来越小。不仅项目数量变少,对人才的需求也会萎缩。

今年,不少头部房企,不约而同的对项目策划数量进行了进一步的裁减。以前,一个项目配3个策划,现在减少到两个,一些央企甚至只保留一个编制,另外一个人强制转编外。很多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找工作的地产营销人,已经发现市场上一职难求了。

在新模式快速推进后,由于单纯的住宅和综合体的市场容量萎缩,未来标准化的开发模式和项目,还会越来越少。房企需要探索的开发领域,则会越来越广泛。呈现出多样化开发和个性化开发的特点。

不少今年在求职的地产人,就已经发现了这个趋势。

例如,某成都的资深营销总,今年找工作时就发现,传统地产项目的岗位非常难谈,反而是高端康养项目,对有豪宅销售经验的营销人很友好。

这只是一个开始。未来,在增量开发领域,非标类型的项目会越来越多,城市更新、康养、文旅、工业园,甚至是老旧小区改造、社区改造,会逐渐从边缘走向主流。这些项目,对传统的地产人依然有需求,但一定会倾向有相关操盘经验的复合型人才。

现在一些多元化房企的设计团队,就已经处于这种复合化的状态。可能今天要介入文旅项目,下个月又得做大型工业园改造。

如果操盘经验单一,又没有快速学习的能力,职业道路很可能会越走越窄。反而,从现在开始跳出舒适区,多尝试全新类型的项目操盘,进行能力和经验的横向平移和拓展,在接下来的职场竞争中,能掌握更多的主动权。


存量市场是未来的星辰大海

各个专业岗都有机会

任何成熟的房地产市场,最终都不可避免的进入存量市场。这也是地产人,目前面临的最大的变局。

那存量赛道,地产人有哪些机会呢?

如同增量市场有住宅、写字楼和商场等细分领域,存量市场也有很多细分赛道。具体包括存量交易、存量经营、存量改造、存量社区等。

这每一个环节,几乎都对应了这两年行业内最热门的概念。

1、存量交易领域,投资、运营、财务岗都有机会。

存量交易,也就是存量物业的整体收购、股权收购、资产证券化等等,对应存量物业的投资和退出环节。

比如,2017年中城投资,就是通过股权投资基金收购住房租赁项目,经短暂运营后在2018年通过类REITs退出。

过去,为了避免炒高房价,在交易环节的限制很多。但是大家可能已经关注到了,这几年在相关领域的政策准备,可以说是如火如荼,基础设施公募REITs的发展也十分迅速。而且从去年开始,向住宅领域的扩容扩围,也开始超预期推进了。

对于企业和机构来说,当下的环境已经非常友好。

一是资产价格已经降低,比以前更能算得过来帐了。

二是低成本的资金渠道打开了。

三是退出通道也已经准备好。

前端进入、中端运营和后端退出的金融工具都准备齐全了。

在这个环节,投资公司对项目标的的价值评估、经营测算、投后管理(包括市场监控、工程监控、资金监控、销售和章证照监管),都需要有一定的传统项目开发操盘经验,要从投资角度对各业态的盈利逻辑和开发流程非常熟悉。

相关领域的财务投资基金公司、不良资产公司、咨询顾问公司、评估公司等,泛地产的上下游企业,都会出现一些就业机会。


经营型项目总、投资岗、财务岗、运营岗,如果对投后管理中合作增资、权限监管、盈余资金分配、项目退出模拟清算等有所了解和涉及,转向存量交易赛道,是一条不错的思路。

2、存量经营,从建房子、卖房子,到管房子。

未来的地产行业,存量资产的管理是重中之重。

因为,存量资产进入资本市场,其定价主要取决于资产收益的高低,因此存量资产的运营和管理能力非常重要。任何投资方,要最终兑现资产价格的溢价,都必须具备打造优质资产的能力,这也是资产管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核心盈利逻辑。

比如,2021年凯德广场·雨花亭的第一阶段升级改造,引入一系列新品牌和新概念,盘活冷区动线,新增铺位,就实现月租金收入增加超40%。不少商场经过资产管理公司的改造后,租金收益能够立马翻倍。

但这中间,正蕴藏着大量给到传统地产人的机会。商办租赁策划、租赁管理;商业企划、商业社群运营;产城研策、产城招商等等诸多存量领域的岗位,与传统地产策划、地产销售的工作性质,都有交叉的地方。

设计岗、营销岗、客关岗,都有不错的转型基础。而且,以前对于这些存量业务中偏执行、运营类的岗位,一般只会给到比较低的职级。只招聘专员、助理等级别的员工,最多也就招到主管。

但是,现在不少在招聘的岗位都是总监、高级经理等级别的人才。可见房企现在对存量业务中的运营策略把控、内容质量、社群维系等方面,正在加大资源投入的力度。


资管赛道,运营管理方要站在资产投资回报和持续升值的立场,去反推整个存量物业的全周期运作。要求操盘者熟悉产业链的各个环节,用运营来反向指导产品设计、定位策划。

由于对人才的能力和经验积累要求很高,相较于标准化的开发赛道,对地产人的年龄反而会更宽容,工作越久越吃香。像华润置地的商办资管团队,培养一个成熟的存量运营人才,至少需要5年时间。对于成熟的地产人来说,能拥有更加稳定的职业发展。

3、存量改造,地产人经验平移的完美赛道

存量改造,其实也是这几年越来越火的赛道。

最典型的,就是以“工业上楼”为代表的产业园改造,工改文「工业改文创产业,例如万科上生新所」、工改商「工业改商业、办公,例如北京首钢园·六工汇」,以及“非改住”,将工业(厂房、仓储)、商业(办公)、科研教育等非居住类不动产,改造成租赁用房,例如武汉万科泊寓2035。

全国各个城市,都有大量低效的产业园、文旅、老城,亟需通过改造,来提升资产价值。这类改造项目,本质上就是对空间的再开发利用。房企在投资测算、产品研究、运营计划、工程改造、资源统筹等方面具备的能力和经验,也是存量时代所需具备的能力。

前期策划岗、工程岗、设计岗、成本岗,甚至开发报建岗,都可以进行有效的经验平移。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地产人要从过去的开发销售逻辑,转向长期经营逻辑。

目前各地政策对这类项目,几乎都是大开绿灯。一些城市甚至是组织了专班来进行相关项目的规划审批,项目立项推进的速度非常快。

规模大、政策支持,存量改造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或许会成为容纳地产开发赛道溢出人员的承接池。对于想要继续在地产行业打拼的地产人来说,是个值得关注的新机会。

点击下图,让业务目标无缝承接收益目标

浙江信息港

浙江信息港10000+篇文章

站点 微博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浙江信息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返回列表

拓展阅读

阿里云服务器

Copyright 2003-2024 by 浙江信息港 zj.tjxsju.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