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云服务器
当前位置: 首页 > 财经
财经 浙江信息港 2025-05-09

周天勇:宏观调控应以GDP为首转向以CPI为主

周天勇(东北财经大学国民经济工程实验室主任)

按:笔者拟就宏观经济形势、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体制改革,开一每篇不超过1000字的百字文专栏。今天发出之一。

按照教科书上的宏观调控目标,中国应该遵循的轻重顺序一般依次为:5%以上较为满意的经济增长速度、消费物价上涨率控制在3%以下、失业率控制在可接受水平、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但笔者认为,基于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调控顺序应当调整为:首要目标是将消费物价由负转正,即推动CPI回升至2%-3%区间;其次是尽最大可能降低失业率,特别是提升青年群体就业水平;第三位是保持国际收支平衡,防止FDI和产业资金大规模外流;最后才是GDP增长速度。

其理由在于:唯有CPI摆脱价格低迷,企业才能获得有效市场需求;只有国内市场保持充足需求,才能留住生产服务型企业和产业资本;当市场需求转向旺盛时,生产和服务才能切实扩大就业规模;青年群体实现充分就业,方能提升居民消费能力收入水平;而通过生产服务创造劳动工资、资本收益及土地租金等增加值,才能形成供需平衡与增长动能同步发力的GDP发展格局。

当前若仍将GDP增长作为首要调控目标,地方政府或将继续通过大项目、大基建等手段拉动GDP增速。然而,若生产制造能力扩张缺乏居民收入支撑且出口受阻,新增产能将加剧过剩矛盾。还如某县年终修建一条道路虽可提升本地GDP,但公路基建预算中人工费用占比已从1980年代的40%左右降至当前的10%左右,这种增长模式与促进持续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和扩大消费关联甚微。相较而言,CPI数据若能准确反映市场真实状况:当其呈现负增长时,即便GDP增速可观,也表明有效需求不足,所创造的GDP质量存疑。

网易财经智库(微信公号:wyyjj163) 出品

网易财经智库是网易新闻打造的财经专业智库,整合网易财经原创多媒体矩阵,依托于上百位国内外顶尖经济学家的智慧成果,针对经济学热点话题,进行理性、客观的分析解读,打造有态度的前沿财经智库。欢迎来稿(投稿邮箱:cehuazu2016@163.com)。


移步微信公号 看这里看不到的内容


关注官方视频号C位观察Insight,看书本上学不到的新鲜经济学

浙江信息港

浙江信息港10000+篇文章

站点 微博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浙江信息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返回列表

拓展阅读

阿里云服务器

Copyright 2003-2025 by 浙江信息港 zj.tjxsju.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